本文转自:人民网-山西频道
行走河南·读懂我国河
走进龙门石窟 倾听前史的低语
青山绿水、万象生辉,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,窟龛漫山遍野、密如蜂房。近来,“行走河南·读懂我国河”媒体团成员走进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,领会千年石刻造像艺术的共同魅力。
龙门石窟。人民网记者 董童摄
龙门石窟景区内游人如织。人民网记者 董童摄
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,之后历经东魏、西魏、北齐、隋、唐、五代营建,构成南北长达1公里、具有2345座窟龛、10万余尊造像、2800余块碑文题记的石窟遗存,是世界上造像最多、规划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。
龙门石窟万佛洞。人民网记者 董童摄
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。人民网 卢鹏宇摄
龙门石窟连续时间长,跨过朝代多,所在地理位置优胜,天然风光美丽,以很多的什物形象和文字材料从不同旁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、经济、宗教、文明等许多范畴的开展变化,对我国石窟艺术的立异与开展作出重大贡献。